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南北横跨六个纬度,中南部温和湿润,北部寒冷干燥,形成了适宜各种杂粮不同生长需求的独特气候,是优质杂粮的黄金产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忻州市,“咬定”富民目标,坚持做好小杂粮这篇“大文章”,把杂粮作为全市战略性产业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以优质杂粮为内核,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全市农业工作蹚出了“三条路子”,最终构建起了“一都七乡”的科学布局,为山西省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了忻州经验。
小杂粮里面的“大产业”
小杂粮泛指生育期短、种植地区和种植方法特殊的多种粮豆,其特点是小、少、特、杂。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调整,愈发追赶健康养生潮流,以杂粮为主要原料的便捷产品,为传统粮食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更为山西杂粮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忻州市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围绕“一都七乡”国字号品牌,大力发展“一县一业”,合理布局产业,全力打造杂粮产业十大片区。近年来全市杂粮总产量在60万吨以上,约占全省1/3,其中,谷子、糜黍、甜糯玉米等面积和产量位居全省第一;红芸豆种植面积与产量约占全省2/3。
与美丽乡村共“振兴”
助力加快乡村振兴,要在创造幸福生活上出实绩。目前,忻州全市已建设全程溯源高标准示范基地5.5万亩、国家级杂粮生产基地6个,创建杂粮“三品”标准化基地172万亩。同时,忻州加速构建杂粮加工业体系,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实现群众订单种植、合作社收购,切实将农户“嵌入”杂粮产业发展链条上。杂粮锅巴、苦荞醋、杂粮预制饭、薯类代餐粉……品类多样的杂粮食品,不仅丰富了全国人们的餐桌,也丰富了忻州农民的钱袋子。
雁门关前,“特”“优”战略蹚出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集成创新支撑效果显著,红、黄、白、绿、黑五色杂粮正谱写着丰收的乐章;市场主体的引入,杂粮步入产业化轨道,拉近了农业与市场的距离,小农户也通过利益联结衔接起大市场。
从种子到粮食,鼓足“精品杂粮”底气
产业要发展,产品质量是关键。忻州围绕《忻州市支持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打造“中国杂粮之都”产业融合园区,通过建设国家级忻州杂粮市场、忻州海关、山西杂粮科技创新园区、山西省杂粮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基地、忻州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忻州杂粮功能食品康养体验中心七大板块,带动县区建设以杂粮为重点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鼓足“精品杂粮”底气,引领全市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结合机构改革,成立了忻州市杂粮产业发展中心、忻州市杂粮产业协会,组建了专家顾问组,为杂粮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成立忻州粮忻谷都杂粮交易有限公司、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有限公司、忻州农业投资集团公司,分别负责国家级山西忻州杂粮市场、山西(忻州)杂粮出口平台和“中国杂粮之都”展示园、科技馆、中央厨房的投资、建设、运营,标志着忻州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杂粮国际交易出口平台上迈出了关键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