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31日電 題:老兵王成幫與他的“新戰(zhàn)場”
新華社記者 張曉龍
三伏天里的新疆庫爾勒市,才剛9點氣溫就升到了25℃,更酷熱的時候還沒到來。畢竟,從這座城市向南80公里,便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
此刻,82歲的老兵王成幫已離開位于市區(qū)的家。他頭戴解放帽,穿著沒有軍銜的老式軍裝,有些駝背,卻步履輕快地向馬路另一側的公交站臺走去。倒上兩趟車,大約1個小時后,他將到達城南郊區(qū)。在那里,一片占地數(shù)十畝、樹木叢生的苗圃,是這位老兵的“戰(zhàn)場”。
?。保梗福改辏陆妳^(qū)上校軍官王成幫結束30余年軍旅生涯,帶著“雷鋒式的干部”等多個榮譽稱號和6枚立功獎章,正式退休。
在回到妻子工作的庫爾勒市定居后,他在一篇日記中寫下:“我正走向新的戰(zhàn)場”。
沒有了槍炮與硝煙,新的“戰(zhàn)場”只有農具、樹木與土地。他決定,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庫爾勒的園林綠化工作上。
“當年坐卡車從甘肅進疆,一路上戈壁荒灘沒有人煙,直到出現(xiàn)幾棵樹,才慢慢看到了村莊?!蹦菚r起,王成幫就懂了一個道理,“有樹的地方,才有人?!?/p>
自打王成幫退休后,庫爾勒的住宅小區(qū)、河道沿岸、綠地公園,凡是需要植樹造林的地方,似乎總少不了一個穿著軍裝的身影。
2001年,王成幫又申請成為庫爾勒市園林局苗圃一名不領工資的工人,帶領另外7名工人在苗圃育林。
當時,新疆各地多植楊樹、榆樹等,樹種較單一。為豐富園林景觀,王成幫找專家、查資料,將法國梧桐、小葉白蠟等十余種苗木實現(xiàn)本土化種植。
王成幫在“新戰(zhàn)場”上高歌猛進時,不幸降臨。2005年,他被診斷為肺癌,生命只剩下6個月。
“我不怕死,就覺得苗圃才剛有些發(fā)展,現(xiàn)在死了太遺憾……”他一邊做著痛苦的治療,一邊在醫(yī)院過道走路鍛煉,病患們都悄悄議論起這將死之人的異常舉動。
半年后,王成幫的病奇跡般好轉。他拖著尚未痊愈的身子,又鉆進了苗圃地。
育苗過程中,王成幫曾意外發(fā)現(xiàn)一株特別的柳樹。它的樹干青綠,冠幅如傘,一入冬季,柳枝金黃。“新疆冬天缺少顏色,最需要這樣的樹!”他從樹上掐下枝,進行大規(guī)模培育。
這種柳樹后來被市政府命名為“成幫柳”。目前,經(jīng)王成幫培育的“成幫柳”已到第11代,總數(shù)超過1萬株。入冬后,庫爾勒人一眼就能認出搖曳在寒風中的“成幫柳”,那一抹金色與綠意,已是城市的標志。
庫爾勒市原園林局副局長時強說,過去十幾年間,庫爾勒市先后榮獲國家環(huán)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等多個國家級榮譽稱號,成為南疆最宜居的城市,“這里面,飽含著王老的汗水。”
初步估算,僅過去10年,王成幫就帶領苗圃工人植樹育林近20萬株。
經(jīng)年累月的體力勞動,在這位耄耋之年的老兵身上留下了痕跡。他的皮膚被陽光曝曬得黝黑,雙手爬滿了被枝條刺破的傷口。
王成幫卻不以為意,照常每天上午10點到達苗圃,扛著4斤重的坎土曼(鋤頭),在地里一干就是一天。中午吃些從家中帶來的饃饃、牛奶和雞蛋,在地頭簡易棚屋里打個盹,翻起身來接著干活。一直到晚上7點,才收工回家。
作為軍隊正團級退休干部,王成幫月收入過萬元,生活得卻極其節(jié)儉。衣櫥里只有9套舊巴巴的老式軍裝,一身行頭,總價不過百元。
如果哪里受了災、哪位苗圃工人得了病、哪里的孩子上不了學,他知道了總要捐些錢。多年來,他為各族困難群體捐款超過10萬元,捐出的物資不計其數(shù)。
從一個在舊社會討過飯的苦孩子成為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從一名戰(zhàn)士成長為一個軍事指揮員,王成幫說:“這一切都是黨和人民給的,現(xiàn)在就想著咋樣給黨和人民多干點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