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陈代宫(左)向法希玛·巴罗奇展示掌中木偶戏(12月11日摄)。
法希玛·巴罗奇是伊朗亚瑟·塔马姆剧团的一名木偶表演艺术家。连日来,她所在的剧团和其他11个国家的木偶剧团受邀走进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在剧场、非遗馆、乡村文化广场等地为当地群众进行交流演出。
在福建泉州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法希玛·巴罗奇与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演出队队长、市级非遗传承人陈代宫一见如故,两名中外艺术家台上台下交流互鉴,相互学习表演技艺。
有着千年历史的掌中木偶戏,又称“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和台湾地区。2006年,木偶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pagebreak
在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陈代宫(左)与法希玛·巴罗奇在交流伊朗纸片木偶的表演技艺(12月11日摄)。
法希玛·巴罗奇是伊朗亚瑟·塔马姆剧团的一名木偶表演艺术家。连日来,她所在的剧团和其他11个国家的木偶剧团受邀走进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在剧场、非遗馆、乡村文化广场等地为当地群众进行交流演出。
在福建泉州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法希玛·巴罗奇与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演出队队长、市级非遗传承人陈代宫一见如故,两名中外艺术家台上台下交流互鉴,相互学习表演技艺。
有着千年历史的掌中木偶戏,又称“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和台湾地区。2006年,木偶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pagebreak
在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伊朗亚瑟·塔马姆剧团的演员与陈代宫(左一)在交流探讨木偶表演技艺(12月11日摄)。
法希玛·巴罗奇是伊朗亚瑟·塔马姆剧团的一名木偶表演艺术家。连日来,她所在的剧团和其他11个国家的木偶剧团受邀走进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在剧场、非遗馆、乡村文化广场等地为当地群众进行交流演出。
在福建泉州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法希玛·巴罗奇与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演出队队长、市级非遗传承人陈代宫一见如故,两名中外艺术家台上台下交流互鉴,相互学习表演技艺。
有着千年历史的掌中木偶戏,又称“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和台湾地区。2006年,木偶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pagebreak
在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法希玛·巴罗奇与伙伴们在表演纸片木偶剧《土地与王冠》(12月11日摄)。
法希玛·巴罗奇是伊朗亚瑟·塔马姆剧团的一名木偶表演艺术家。连日来,她所在的剧团和其他11个国家的木偶剧团受邀走进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在剧场、非遗馆、乡村文化广场等地为当地群众进行交流演出。
在福建泉州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法希玛·巴罗奇与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演出队队长、市级非遗传承人陈代宫一见如故,两名中外艺术家台上台下交流互鉴,相互学习表演技艺。
有着千年历史的掌中木偶戏,又称“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和台湾地区。2006年,木偶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pagebreak
在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法希玛·巴罗奇(左一)在体验掌中木偶表演(12月11日摄)。
法希玛·巴罗奇是伊朗亚瑟·塔马姆剧团的一名木偶表演艺术家。连日来,她所在的剧团和其他11个国家的木偶剧团受邀走进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在剧场、非遗馆、乡村文化广场等地为当地群众进行交流演出。
在福建泉州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法希玛·巴罗奇与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演出队队长、市级非遗传承人陈代宫一见如故,两名中外艺术家台上台下交流互鉴,相互学习表演技艺。
有着千年历史的掌中木偶戏,又称“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和台湾地区。2006年,木偶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pagebreak
在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来自伊朗亚瑟·塔马姆剧团的演员在陈代宫(右四)的指导下,体验掌中木偶戏的表演(12月11日摄)。
法希玛·巴罗奇是伊朗亚瑟·塔马姆剧团的一名木偶表演艺术家。连日来,她所在的剧团和其他11个国家的木偶剧团受邀走进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在剧场、非遗馆、乡村文化广场等地为当地群众进行交流演出。
在福建泉州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法希玛·巴罗奇与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演出队队长、市级非遗传承人陈代宫一见如故,两名中外艺术家台上台下交流互鉴,相互学习表演技艺。
有着千年历史的掌中木偶戏,又称“布袋戏”,流行于闽南和台湾地区。2006年,木偶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