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成绩单陆续发布,合资品牌中,大众已经止跌回暖,丰田也有很不错的增长表现,但其他家并不容乐观。
今年1-6月份,广汽本田的累计销量为154647台,同比大幅下跌25.6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已经连续4个月同比下滑(3月至6月),而此前的2月份,也只是实现0.33%的微增……照这样下去,今年销量较2022年,势必腰斩。
有人说,很难想象现任执行副总经理李进,是如何凭一己之力,仅用了2年多时间,就让广本进入“大萧条”。然而,销量暴跌、关工厂、大裁员……这背后真的是因为李进造成的吗?
一、广本的李进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
展开剩余82%我们将时间拉回5年前——2020年,广汽本田,在郑衡的带领下以80万辆的年销量创下历史峰值,随后,哪怕是2021年和2022年均小幅微跌,但这在合资品牌中,也是非常了不起的逆市表现了,郑衡也因此一时风光无两。
而随后接班的李进,职业生涯却可谓多舛,先后“干黄了”广汽三菱、菲克,所以广本的未来,很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在他手中也会是悲剧。然而,李进手中的广本“大萧条”是事实,但却不是真相。
从销量结构来看,雅阁6月份销量13,770辆、皓影为11,806辆,两款车便占了广本品牌总销量85%以上,其他车型几乎都已经边缘化,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李进在短期内,就能做到的。
卖车的,如果车不行,卖什么呢?
二、广本之殇,或来自郑衡时代的盛极而衰
事实上,广本当年的成功,最风光的肯定是郑衡,但或许也是他,为今天的广本挖了个大“坑”,对于车企来说,销量表现往往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结果,郑衡时代在产品战略上的致命不足,在过去3年被暴露无遗。
202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爆发,次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14%,2022年突破27%,2023年突破33%。而在如此巨变的时代,郑衡任内仅于2022年推出首款纯电车e:NP1 极湃1
,还是一款被诟病为“油改电”的过渡产品。其实从定位来看,这款车瞄准主流市场,15.1英寸中控屏、Honda CONNECT 3.0车机系统,Honda SENSING辅助驾驶、BOSE音响、模拟声浪等等亮点应有尽有,以合资之姿态,定价17.5万-21.8万元,貌似也没啥问题。然而,郑衡似乎没有意识到中国汽车市场彼时,已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所以这款车实际推向市场后,2023年全年销量仅仅4502辆,月均不足400辆,此后“续航虚标”、“智能化落后”、“底盘争议”等问题,更是让销量低到了每个月只有几十台的水平,哪怕是后来坊间传闻价格减半,销量成绩也依旧是起不来了。
而这款车几乎就是郑衡交到李进手中,新能源车型上的全部底牌。可以说,广本在中国市场上的产品竞争力,在郑衡时代,就已经远落后于自主品牌了,甚至也落后于其他合资品牌。过度依赖本田的产品技术,没能结合中国市场发展情况,作为中方一把手,没能及时调整产品战略,为李进时代种下了苦果。这样一个“烂摊子”,又怎么能指望李进很快的力挽狂澜呢?
三、广本已经“触底”,即将开始“反弹”
不过,合资品牌整体已经呈现苦尽甘来的信号,而广本虽然经历了销量腰斩,并且史无前例的裁员千人,但确实是利空已经出尽,利好也是接踵而来。
目前,在李进的带领下,广汽本田的电动化转型正式进入关键阶段,围绕产品、制造、用户服务及技术生态构建了系统化战略布局,以“蕴新智远”为核心,已经事实上的推动了从传统燃油车企向智能电动化企业的全面转型。
在产品战略方面,电动化与多技术路线并行,启动“1113”电动化蓝图:
1个新品牌:推出全新电动品牌“烨”,定位高端智能纯电市场; 1个新基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年产能12万辆)专为纯电车型打造; 1个开发模式:纯电现地开发模式,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定制化研发; 3+款新车:2025年计划推出超7款新车,涵盖纯电、混动及燃油车改款。技术路线上,短期混动(HEV/PHEV)+纯电并行, 长期寻求全固态电池上的突破,形成了务实的、清晰的发展思路。
在制造升级上,以数智化与零碳化重构生产体系,建立新能源超级工厂,融合本田全球30+项领先技术与中国本土创新(如华为智能系统集成),打造“反向技术输出”样板。
在用户服务上,打造数字化生态与全生命周期关怀,FUN LINK 3.0服务生态,服务体系紧随业态升级,目前已建成6家“乐享养车”超级服务中心,整合钣喷、新能源维修等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新标准,并且在J.D. Power售后服务满意度方面,已经四连冠(2021-2024年),得分792分领跑行业。
小编手记:
在大裁员人、销量腰斩、产品乏力的舆论风暴中,被戏称老“背锅侠”的李进,正在经历着其汽车事业的第三次“难关”,但我相信三菱和菲克的结局不会再次上演,他带领广本的转型之战虽然艰难,但随着其目前的战略稳步落地,在他带领下的广本,会坚定的从前任留下的坑中,一下一下的爬上岸,这个曾经辉煌的合资品牌的未来,依旧充满希望,给人遐想。
发布于:河北省民信配资-配资炒股开户技巧-配资股票推荐-配资正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